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達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成立5周年回眸

2021-09-28 22:39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法定時限30個工作日辦結,承諾時限5個工作日辦結、3個工作日辦結、1個工作日辦結、0.5個工作日辦結……工作日用時遞減變化背后,是達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一步步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提升不動產登記質量和水平的最好證明。
2021年9月28日,是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掛牌成立5周年的日子。1825個日夜,在市委、市政府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堅強領導下,該中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實現了市不動產登記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突破。
5年來,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穩步推進不動產登記工作,不斷優化業務流程;5年來,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自身素質,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當下,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已形成了“登記系統運行良好、業務流程精簡優化、服務群眾優質高效、隊伍建設平穩有序”的工作格局,創造了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達州模式”,搭起了便民利民的“連心橋”,受到了群眾和企業紛紛贊譽。
截至目前,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共受理登簿42.2萬件,發放不動產證書8.7萬本,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明16.3萬張,電子證書3.9萬份,電子證明5.9萬份,開展非公證繼承查驗650余件,接受群眾來訪和業務咨詢約8500余人次。
1、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集成服務,企業群眾少跑路
達州市不動產登記綜合窗口是直接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小窗口”連著“大民心”,提升群眾滿意度自然成為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頭等大事。
曾經,房屋交易網簽備案、納稅、登記窗口分設,辦事群眾面臨“多窗口跑動、多套資料、多次取號”的窘況。如何縮短群眾辦證的“跑道”?
2019年1月14日起,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設立不動產登記綜合窗口,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將不動產登記涉及的房地產交易、稅收、不動產權證辦理由“三窗受理、三套材料、串聯審批”改革成“一窗受理、一套資料、并聯審批”服務模式。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積極探索信息化建設的“一窗受理”,實現了不動產登記受理資料在房管、稅務、登記三部門系統平臺互通共享,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在3家銀行窗口設置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點,實現了不動產貸款“一站式”辦結。
“沒想到,我可以在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達川區辦權證點辦理通川區的不動產登記。”剛剛在達川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完換證手續的張女士笑逐顏開。
這源于中心城區不動產統一登記、全城通辦的推行。據了解,辦事群眾、企業可在市本級辦證中心及三區辦證點,就近提出申請辦理相關不動產登記業務,實現了群眾“就近跑一次”。
2、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高效服務,辦事流程大“瘦身”
能整合的整合、能簡化的簡化、該減掉的堅決減掉……刀刃向內做“瘦身”,這是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一班人堅如磐石的態度。
簡化流程。制定《達州市中心城區不動產登記審核辦法》,將部分業務審批流程進行簡化,由四級審批制度簡化至三級、二級、甚至一級審批。
精簡要件。按照法定和不重復原則,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手續和材料直接刪減,對確須保留的材料每式只收一份,對能通過系統采集的電子信息不再提交紙質材料。
建章立制。制定《達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不動產登記日志管理制度(試行)》《達州市中心城區不動產登記審核辦法》《繼承(受遺贈)不動產登記操作流程(試行)》等制度;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
“互聯網+”。開通“達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微信公眾號,公開辦事流程、辦事時限、收費標準、服務指南,開通在線預約、辦件進度功能;在辦證大廳增設不動產登記信息自助查詢機,群眾可自助查詢及打印不動產登記信息;上線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群眾通過天府通辦APP實時查詢名下的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
聯動過戶。市本級登記大廳已設立綜合窗口,實現不動產轉移登記與水電氣同步過戶聯辦。
系列措施,讓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和質量得到了極大提升。
2016年,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30個工作日內辦結;2017年,實現15個工作日辦結;2018年,實現5個工作日辦結,其中注銷登記等9項登記業務實現當天辦結;2020年,企業辦理非住宅轉移登記、抵押登記提速至1個工作日辦結,其他所有不動產登記實現4個工作日辦結;2021年,首次登記、變更登記實現3個工作日辦結,注銷登記、(解)查封登記、解除抵押等7類登記業務實現1小時辦結,存量房轉移登記實現0.5個工作日辦結時限。
如今,不動產登記業務限時辦理的弧線呈“下降”趨勢,群眾滿意度弧線自然呈“上升”趨勢。
3、貼心服務,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點滴細節樹口碑
設置業務咨詢臺、業務等候區、業務辦理區、填表區、資料擺放區;配備座椅、飲水機、老花鏡、報刊架等便民設施;張貼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流程、要件材料、收費標準等宣傳展板……在政務服務大廳,群眾辦理相關登記業務,是查、是看、還是問,可隨意“切換”,十分便捷。
這是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以塑造窗口形象、提升服務水平為目標,傾力打造先進集體、服務先鋒的一個標桿。
“服務群眾不僅體現在大事上,更體現在細節里。”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說,除“硬實力”的建設外,他們在“軟實力”的打造上也下足了功夫。
從著裝、儀容、用語、舉止等方面規范窗口服務,要求工作人員做到不急不躁、微笑服務,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通過完善制度、加強培訓、嚴格考核等,提升工作人員業務水平,解決了群眾辦事堵點難點問題。
同時,建立完善“上門服務”“愛心通道”“特事特辦”等服務機制,為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提供便民特色服務;設立企業大戶專窗、遺留問題專窗,通過延時服務和周末加班為企業大宗辦件和遺留問題處理提供更高效的登記服務。
“感謝你們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近日,歷史遺留項目佳和錦苑小區的業主代表送來“黨史學得好實事辦得牢”錦旗,感謝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部門聯動、業務會審、延時服務等方式,讓60余戶業主拿到了10余年未辦理的不動產權證書。
將歷史遺留問題納入專項整治工作是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開展為民辦實事的一個舉措。2020年至今,該中心配合處遺辦共完成118個項目首次登記,為2萬余戶業主辦理了分戶登記。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將繼續秉承為民初心,砥礪奮進,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業務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一流的不動產登記服務,為建設幸福美麗的達州添磚加瓦。
2021年9月28日,是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掛牌成立5周年的日子。1825個日夜,在市委、市政府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堅強領導下,該中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實現了市不動產登記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突破。
5年來,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穩步推進不動產登記工作,不斷優化業務流程;5年來,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自身素質,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當下,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已形成了“登記系統運行良好、業務流程精簡優化、服務群眾優質高效、隊伍建設平穩有序”的工作格局,創造了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達州模式”,搭起了便民利民的“連心橋”,受到了群眾和企業紛紛贊譽。
截至目前,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共受理登簿42.2萬件,發放不動產證書8.7萬本,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明16.3萬張,電子證書3.9萬份,電子證明5.9萬份,開展非公證繼承查驗650余件,接受群眾來訪和業務咨詢約8500余人次。
1、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集成服務,企業群眾少跑路
達州市不動產登記綜合窗口是直接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小窗口”連著“大民心”,提升群眾滿意度自然成為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頭等大事。
曾經,房屋交易網簽備案、納稅、登記窗口分設,辦事群眾面臨“多窗口跑動、多套資料、多次取號”的窘況。如何縮短群眾辦證的“跑道”?
2019年1月14日起,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設立不動產登記綜合窗口,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將不動產登記涉及的房地產交易、稅收、不動產權證辦理由“三窗受理、三套材料、串聯審批”改革成“一窗受理、一套資料、并聯審批”服務模式。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積極探索信息化建設的“一窗受理”,實現了不動產登記受理資料在房管、稅務、登記三部門系統平臺互通共享,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在3家銀行窗口設置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點,實現了不動產貸款“一站式”辦結。
“沒想到,我可以在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達川區辦權證點辦理通川區的不動產登記。”剛剛在達川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完換證手續的張女士笑逐顏開。
這源于中心城區不動產統一登記、全城通辦的推行。據了解,辦事群眾、企業可在市本級辦證中心及三區辦證點,就近提出申請辦理相關不動產登記業務,實現了群眾“就近跑一次”。
2、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高效服務,辦事流程大“瘦身”
能整合的整合、能簡化的簡化、該減掉的堅決減掉……刀刃向內做“瘦身”,這是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一班人堅如磐石的態度。
簡化流程。制定《達州市中心城區不動產登記審核辦法》,將部分業務審批流程進行簡化,由四級審批制度簡化至三級、二級、甚至一級審批。
精簡要件。按照法定和不重復原則,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手續和材料直接刪減,對確須保留的材料每式只收一份,對能通過系統采集的電子信息不再提交紙質材料。
建章立制。制定《達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不動產登記日志管理制度(試行)》《達州市中心城區不動產登記審核辦法》《繼承(受遺贈)不動產登記操作流程(試行)》等制度;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
“互聯網+”。開通“達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微信公眾號,公開辦事流程、辦事時限、收費標準、服務指南,開通在線預約、辦件進度功能;在辦證大廳增設不動產登記信息自助查詢機,群眾可自助查詢及打印不動產登記信息;上線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群眾通過天府通辦APP實時查詢名下的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
聯動過戶。市本級登記大廳已設立綜合窗口,實現不動產轉移登記與水電氣同步過戶聯辦。
系列措施,讓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和質量得到了極大提升。
2016年,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30個工作日內辦結;2017年,實現15個工作日辦結;2018年,實現5個工作日辦結,其中注銷登記等9項登記業務實現當天辦結;2020年,企業辦理非住宅轉移登記、抵押登記提速至1個工作日辦結,其他所有不動產登記實現4個工作日辦結;2021年,首次登記、變更登記實現3個工作日辦結,注銷登記、(解)查封登記、解除抵押等7類登記業務實現1小時辦結,存量房轉移登記實現0.5個工作日辦結時限。
如今,不動產登記業務限時辦理的弧線呈“下降”趨勢,群眾滿意度弧線自然呈“上升”趨勢。
3、貼心服務,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點滴細節樹口碑
設置業務咨詢臺、業務等候區、業務辦理區、填表區、資料擺放區;配備座椅、飲水機、老花鏡、報刊架等便民設施;張貼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流程、要件材料、收費標準等宣傳展板……在政務服務大廳,群眾辦理相關登記業務,是查、是看、還是問,可隨意“切換”,十分便捷。
這是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以塑造窗口形象、提升服務水平為目標,傾力打造先進集體、服務先鋒的一個標桿。
“服務群眾不僅體現在大事上,更體現在細節里。”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說,除“硬實力”的建設外,他們在“軟實力”的打造上也下足了功夫。
從著裝、儀容、用語、舉止等方面規范窗口服務,要求工作人員做到不急不躁、微笑服務,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通過完善制度、加強培訓、嚴格考核等,提升工作人員業務水平,解決了群眾辦事堵點難點問題。
同時,建立完善“上門服務”“愛心通道”“特事特辦”等服務機制,為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提供便民特色服務;設立企業大戶專窗、遺留問題專窗,通過延時服務和周末加班為企業大宗辦件和遺留問題處理提供更高效的登記服務。
“感謝你們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近日,歷史遺留項目佳和錦苑小區的業主代表送來“黨史學得好實事辦得牢”錦旗,感謝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部門聯動、業務會審、延時服務等方式,讓60余戶業主拿到了10余年未辦理的不動產權證書。
將歷史遺留問題納入專項整治工作是達州不動產登記中心開展為民辦實事的一個舉措。2020年至今,該中心配合處遺辦共完成118個項目首次登記,為2萬余戶業主辦理了分戶登記。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將繼續秉承為民初心,砥礪奮進,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業務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一流的不動產登記服務,為建設幸福美麗的達州添磚加瓦。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