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修公司違反裝修協議超期未完工怎么辦?市場監管部門來調解

2021-05-17 12:04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近日,消費者張女士向蘇州市相城區市場監管局二分局投訴,反映某裝修公司在施工中違反協議規定,超期未完工,且存在質量問題,使自己的住房裝修變成“爛尾工程”,后多次協商不成,要求市場監管部門為她維護合法權利。
分局工作人員接訴后,展開調查。原來,張女士與某家裝公司簽訂了一份裝修家居裝修協議,協議除了規定裝修標準外,還規定裝修完工日期和違約責任。糾紛發生前,消費者已支付人民幣3.5萬元。后雙方自行調解,該裝飾公司同意退還消費者1萬元人民幣,并要求終止合同。但消費者不同意終止合同,并要求家裝公司按照合同規定施工標準對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重做,產生的費用由家裝公司承擔;如果一定要終止協議,家裝公司必須全額退還已付費用3.5萬元。雙方爭執不下,于是消費者向市場監管部門求助。
分局工作人員對房屋進行了實地踏看,發現該房部分裝修問題確實存在,家裝公司負責人也承認,由于疏忽管理,問題確實存在,愿意承擔這部分的責任;但工期延誤主要是消費者提供裝修材料不及時引起,表示在延期問題上不能支付違約金。
調解人員召集雙方進行調解,指出造成糾紛雙方都存在一定責任,在征詢雙方的同意后達成一致意見:終止合同,家裝公司補償消費者1.5萬元。至此,這起糾紛終于畫上了句號。
分局工作人員接訴后,展開調查。原來,張女士與某家裝公司簽訂了一份裝修家居裝修協議,協議除了規定裝修標準外,還規定裝修完工日期和違約責任。糾紛發生前,消費者已支付人民幣3.5萬元。后雙方自行調解,該裝飾公司同意退還消費者1萬元人民幣,并要求終止合同。但消費者不同意終止合同,并要求家裝公司按照合同規定施工標準對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重做,產生的費用由家裝公司承擔;如果一定要終止協議,家裝公司必須全額退還已付費用3.5萬元。雙方爭執不下,于是消費者向市場監管部門求助。
分局工作人員對房屋進行了實地踏看,發現該房部分裝修問題確實存在,家裝公司負責人也承認,由于疏忽管理,問題確實存在,愿意承擔這部分的責任;但工期延誤主要是消費者提供裝修材料不及時引起,表示在延期問題上不能支付違約金。
調解人員召集雙方進行調解,指出造成糾紛雙方都存在一定責任,在征詢雙方的同意后達成一致意見:終止合同,家裝公司補償消費者1.5萬元。至此,這起糾紛終于畫上了句號。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