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建榮張瑞琴夫婦的買房故事,從駐馬店來新鄉買房子實現了愿望

2020-12-04 22:18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12月1日,在位于勝利街北段的760廠家屬院,張建榮和張瑞琴夫婦在新買的房子里忙著裝修。“在新鄉,我們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張瑞琴高興地說起了她家的買房故事。
2007年,張建榮夫婦懷著對城市生活的憧憬,從駐馬店農村來到新鄉,租住在760廠家屬院。到新鄉沒幾個月,張瑞琴就生下了雙胞胎兒女。隨后,愛心就向她家涌來了。鄰居們冬天送來棉衣,夏天送來單衣,給自家孩子買零食時也分給她家孩子一些。
張建榮夫婦從打燒餅、蒸饅頭、炸油條,到收廢品、干裝修等,一直都是埋頭苦干。平時,給獨居老人送幾個熱饅頭,幫著搬搬東西,甚至端碗飯。吳老太太的兒女沒在身邊,兩年來,張瑞琴每做好午飯,第一碗就給老人端去;11號樓的曲先生被單位派遣到外地,無法照料老父親,她主動為老人提供生活中的幫助。“七八年來,琴妹一直關照我父親,父親也很信任她,連家里的鑰匙都由她保管。”曲先生感激地說。
善良的張瑞琴早晚炸油條,其他時間收廢品。他們收廢品,堅持價格合理,看到家庭困難的,她還會多給人家點錢。對于收購的桌椅等完好物品,她會送給生活困難的家庭;誰家搬運東西,他們無償出車、出力。
“有的當廢品賣,不值個錢,當廢品處理也是浪費,不如送給需要的人。”張瑞琴爽快地說,她是新鄉市紅十字義工之家助老服務隊的志愿者。閑暇時,她參加助老活動,每次去都會買些蔬菜、糕點等生活品。
人心換人心,他們的善良也得到了回饋。他們收廢品時,賣廢品不要錢的居民也遇到不少,還有的小區物業公司、倉庫等單位,廢品只賣給她。“我們收廢品沒有吆喝過,都是人家互相推薦后聯系的我。”張瑞琴笑著說,“和大家往來中,感到心里很舒坦、很溫暖。”
夫婦倆說,他們與新鄉的感情已經深入骨髓,力所能及奉獻一分力量也是應該的。在疫情防控時,他們為兩個小區防控捐了十余桶酒精;張瑞琴不畏寒冷,在小區大門口值守;在我市創文期間,他們積極行動,多次參與保潔活動。
張瑞琴說,有新鄉人民的關心,好政策讓生活更順心,倆孩子作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都順利上學。他們在760廠家屬院買了一套舊房子,自己動手走線路、鋪地磚,再有兩周就結束了。“這家房主原本準備賣7.5萬元,考慮我們經常照顧他家老人,主動降價給我們。”張瑞琴說,“好心有好報,以后繼續努力干。”
2007年,張建榮夫婦懷著對城市生活的憧憬,從駐馬店農村來到新鄉,租住在760廠家屬院。到新鄉沒幾個月,張瑞琴就生下了雙胞胎兒女。隨后,愛心就向她家涌來了。鄰居們冬天送來棉衣,夏天送來單衣,給自家孩子買零食時也分給她家孩子一些。
張建榮夫婦從打燒餅、蒸饅頭、炸油條,到收廢品、干裝修等,一直都是埋頭苦干。平時,給獨居老人送幾個熱饅頭,幫著搬搬東西,甚至端碗飯。吳老太太的兒女沒在身邊,兩年來,張瑞琴每做好午飯,第一碗就給老人端去;11號樓的曲先生被單位派遣到外地,無法照料老父親,她主動為老人提供生活中的幫助。“七八年來,琴妹一直關照我父親,父親也很信任她,連家里的鑰匙都由她保管。”曲先生感激地說。
善良的張瑞琴早晚炸油條,其他時間收廢品。他們收廢品,堅持價格合理,看到家庭困難的,她還會多給人家點錢。對于收購的桌椅等完好物品,她會送給生活困難的家庭;誰家搬運東西,他們無償出車、出力。
“有的當廢品賣,不值個錢,當廢品處理也是浪費,不如送給需要的人。”張瑞琴爽快地說,她是新鄉市紅十字義工之家助老服務隊的志愿者。閑暇時,她參加助老活動,每次去都會買些蔬菜、糕點等生活品。
人心換人心,他們的善良也得到了回饋。他們收廢品時,賣廢品不要錢的居民也遇到不少,還有的小區物業公司、倉庫等單位,廢品只賣給她。“我們收廢品沒有吆喝過,都是人家互相推薦后聯系的我。”張瑞琴笑著說,“和大家往來中,感到心里很舒坦、很溫暖。”
夫婦倆說,他們與新鄉的感情已經深入骨髓,力所能及奉獻一分力量也是應該的。在疫情防控時,他們為兩個小區防控捐了十余桶酒精;張瑞琴不畏寒冷,在小區大門口值守;在我市創文期間,他們積極行動,多次參與保潔活動。
張瑞琴說,有新鄉人民的關心,好政策讓生活更順心,倆孩子作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都順利上學。他們在760廠家屬院買了一套舊房子,自己動手走線路、鋪地磚,再有兩周就結束了。“這家房主原本準備賣7.5萬元,考慮我們經常照顧他家老人,主動降價給我們。”張瑞琴說,“好心有好報,以后繼續努力干。”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