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資房怎樣轉為商品房?集資購房轉商品房辦不動產權證案例

2019-06-13 22:46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44戶單位集資購房老職工的不動產權證終于拿到了。了卻長達20年的夙愿。
“真的感謝政府為我們44戶職工解決了難題,我的房子終于是商品房了,學區問題也解決了。”61歲的繆建英阿姨不久前拿到了不動產權證,了卻長達20年的夙愿。
繆阿姨是紅星棉織廠老職工,1976年進廠,一干就是30多年。20世紀90年代,紅星棉織廠開始集資建職工宿舍,繆阿姨也參與了,并繳納5萬多元集資房款,辦理了購房手續。
1998年,兩棟職工宿舍樓蓋好,安置職工44戶。集資房怎樣轉為商品房?廠方承諾,會辦理房產相關手續,但一直沒有辦理。
2009年,原紅星棉織廠破產,職工向當時的破產清算小組提出要求補辦房屋產權證和土地使用證,但由于當年建房的規劃、用地和建設手續不齊全,致使集資建房未能辦理不動產權證。
為替44戶職工爭取利益,茶山街道的建設與動遷科、綜治辦、信訪科等部門多次主動向市區相關部門反映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派人陪同職工代表到市住建局等部門調取檔案材料。
個人房源網注意到,在多方努力下,常州市領導召集市、區、街道相關部門,專題就原紅星棉織廠集資建房權屬登記歷史遺留問題進行了研究會商。
會上,鑒于兩幢集資翻建的職工宿舍樓于1997年由當時的郊區政府文件批準建設,44戶職工已經居住20年的實際情況,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各相關部門一致同意將兩幢職工宿舍樓用地性質視同居住用地,并視同符合規劃要求,商定以會辦紀要的方式,作為辦理相關手續及申領不動產權證的依據。
歷經多年時間的不動產權證問題終于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居住在此的職工已經全部如愿領到了不動產權證。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