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了地下車位后悔死了?買車位還是租車位有講究嗎

2019-08-19 21:10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買了地下車位后悔死了
如今,隨著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加,車位緊張的問題日益凸顯,業主能在所住的小區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停車位,肯定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車位稀缺不但抬高了車位的價值,而且讓其租賃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一方面是小區停車位價格不菲,一方面卻是囊中羞澀,不少業主為此彷徨糾結不已。記者近日對我市一些住宅小區進行走訪發現,部分新建小區的車位售價幾乎接近購房首付款,一些地段較佳、成熟小區的二手車位售價甚至超過了一部品牌轎車。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的業主只得長期租賃小區車位以解決私家車的“歇腳”問題,有的干脆“狠狠心”將愛車長期停到戶外落腳。
小區車位,究竟該買還是該租?購買車位和租賃車位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買了地下車位后悔死了?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業主、物業、開發商和其他業內人士。
車位售價和租金一路看漲
“當初買房時,小區一個地下車位還不到10萬元,這才過了三四年,就漲到15萬元了。我當初買房時就是看中了這個小區的發展潛力,覺得以后住戶多了,車位會越來越緊張,價格肯定水漲船高,現在看來果然如此。”日前,新城區某小區居民王女士向記者感慨道,同時語氣中流露出一絲(不)慶(后)幸(悔)。
12月4日下午,在衛東區億昇城市花園小區物業管理辦公室內,記者以購房、買車位為由向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了解到,該小區不少二手車位的價格已經突破了20多萬元,近年來漲幅尤其明顯。
“要是租呢?”記者問道。“一個月四五百元吧!”物業人員平靜地說。
二手車位的售價竟也向二手房的價格看齊了?對此,市區某成熟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負責人告訴記者,二手車位漲價常常是伴隨著小區住房的升值而水漲船高,但車位卻并不好賣。“很多二手車位都是有價無市,而買房順帶租車位的倒是不少。”
隨后,記者搜索58同城、趕集網等網頁的相關車位信息了解到,絕大多數為出租信息,出售信息寥寥無幾。
“除了價格因素,影響二手車位出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產權問題。”據前述的物業管理負責人透露,不少有車位出售意向的業主當初購買的車位沒有產權,和開發商簽署的協議類似長期租賃合同,使用有效期最長20年。
小區車位的租賃行情如何?記者近期走訪了解藍灣新城小區、園林小區、聯盟鑫城等新老城區的多個小區后發現,車位租賃價格從每天0.3元/平方米至1.2元/平方米不等。如果一個車位按平均12平方米計算,一個月的租賃價格在108元至500元之間。在不少人看來,這個價格還是相對劃算的。
小區車位不能只售不租
不過,記者私下了解得知,新建住宅小區在銷售前期卻對車位出租并不“感冒”,有的甚至規定“地下車位只售不租”。對此,市區建設路東段一在建樓盤的置業顧問解釋稱,車位銷售周期一般較長,樓盤項目交付使用后的四五年內,還會出現不少車位空置的情況,所以車位還是以出售為主。
小區車位只售不租合理嗎?記者查詢得知,今年1月份新修訂出臺的《河南省物業管理條例》中明確要求:車位應首先滿足本小區業主,不能“只售不租”,建設單位應當按照配置比例確定車位、車庫歸屬,車位、車庫不得計入公攤面積;不得將物業管理區域內的車庫、車位出售給本區域以外的其他人;業主要求承租尚未處置且空置的車位、車庫,建設單位不得以只售不租為由拒絕出租;在滿足本區域業主的購買和承租需求后,如有富余可以臨時對外出租,但每次租賃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實行車位“只售不租”的物業,或將面臨最高10萬元的罰款。
購買和租賃車位哪個更劃算
哪種情況下適合買車位?我市一資深房地產業內人士建議,這可以參考車位比系數,該系數即在戶均1輛小轎車的前提下,小區停車位數量除以居民總戶數。“如果小區的車位比系數在1.2以下,小區的車位值得投資;如果在1.2-1.5之間,可投可不投;如果系數再往上走,就沒有什么投資價值了。但是,投資車位僅憑這個數值還不全面,還要綜合考慮小區的檔次和小區外的停車場后再做決定。”
該人士認為,買小區車位的優勢是能減少車輛受損率,降低時間成本,停放更安心,車位助力房子增值;劣勢是購置費用過高,增加家庭不少負擔。另外,購置停車位后,還要向管理公司繳納車位管理費,這和買房要繳納物業費是一個道理。
“至于租車位,優勢是分期繳納租金,壓力更小,而且省下來的閑錢用來理財比車位增值快;缺點是遭遇漲租金、續租難,而且面臨車位主一旦售賣車位還須另租車位的問題。”
選擇小區車位有講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住宅小區的車位一般分為人防工程車位、全體業主共有車位、單個業主購買車位、開發商所有車位這4大類。其中,開發商對人防工程車位不擁有產權,不得出售,只擁有使用權;全體業主共有車位屬全體業主共有,如何使用需要經過全體業主共同決定;單個業主購買車位,由業主出資購買,產權屬于業主;開發商所有車位,由開發商投資建設,不計入公攤,可出租或者出售給業主使用。
此外,小區車位還有標準車位、微型車位、子母車位這3種類型。標準車位寬2.5米、長5.3米,一般的小車都能停得下,但如果是加長型如寶馬7系等車型,這樣的標準車位就會顯得擁擠;微型車位適合奇瑞QQ、Mini這類車型停放;子母車位可以停放兩部車子,但是面積會比兩個標準車位小,通常在停放車時是一部車停里面,另一部車停外面。里面的車要出來,必須先把外面的車移開。
車位在購買前,還要充分考慮停車位的格局、層高、進深、開間等;購買時,簽訂的合同一定要細,最好附上車位的結構圖等;如果購買地下停車位,一定要在購買前實地查看了解清楚,重點查看地下車庫排水系統是否完善。
“對于初次買車位的購房者來說,買車位時還要結合車子的長度考慮車位面積。”采訪中,我市一樓盤銷售負責人提醒,通常情況下,在買車位時,車子與車位邊界的前后距離各在20厘米左右比較適宜,車子左右兩邊與車位邊界的距離各在25厘米左右比較適宜。因此,買車位時,業主最好要將車子開進去實地體驗一下。此外,優先選擇離樓棟入口近的獨立車位、鄰柱(墻)車位、右轉車道拐角處車位、攝像頭覆蓋范圍的車位,選擇鄰柱(墻)車位的好處是比較容易找到車位且便于找參照物停車,這樣的車位還不易被霸占、擠占。
買賣車位這些問題要注意
買了車位為何還要繳納停車管理費?如果把房子賣了,車主還能在原來的車位停車嗎?
我市一物業公司負責人稱,賣車位是開發商決定的,買賣協議也是車主和開發商簽訂,物業無權決定,但停車管理費應由物業收取。因為停車場的照明、監控、通風、排水等設施維護都需要費用,而收取的費用只能基本維持設施的維護,人工巡邏和保潔的成本還得物業公司擔負,且不計入物業費內。
市房管中心有關人士表示,根據《物權法》有關規定,未計入公攤面積的由開發商進行建設的地下車庫,開發商可以通過附贈、出售或者出租的方式與業主約定,但應首先確認開發商出售的車位是否在當初已被規劃為車位。如果最終確定所出售的車位屬于開發商所有,那么開發商可以對車位進行出售或者出租,但在出售出租時,車主只享有車位的使用權,因為房管部門一般不會為車位頒發像房屋一樣的產權證。
“業主通過購買方式獲得的小區停車位,在出售房屋時應當隨房屋一起出售,因為業主將房屋轉讓后就不再是小區業主,自然就無法再享受車位的使用權利。”市區建設路中段一樓盤售樓處的銷售經理表示,車位和房主必須是同一個人,如果中途房主將房子賣掉,那么車位也得易主,至于是以買賣還是租賃的形式,則由房主和購買房子的業主協商。由于小區的門禁卡和車庫卡是配套的,一旦業主賣掉了房子沒有了門禁卡,那么就無法再使用原來的車位了。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