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國土部門破解涉土辦事難核心問題,壓縮不動產登記受理時限

2018-12-22 05:48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昨日,朝陽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朝陽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黃天明就破解涉土“辦事難”問題進行新聞發布。記者獲悉,國土部門已經取消16枚保護區審核蓋章,對涉地涉礦的41個審批或審查項目前置要件進行精簡,市本級不動產登記受理時限壓縮一半。
據悉,自開展解決“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以來,市國土資源局利用兩個月時間,查找反映強烈的焦點問題。經梳理,存在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建設項目申請用地審核是否位于保護區范圍內環節問題突出;辦理涉地、涉礦法定要件較多時限較長;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時限較長。
針對存在問題,國土部門集中力量、著力破解。
為解決保護區審核復雜程序,朝陽市國土局經請示省國土廳后,同意在依法依規前提下,可簡化保護區審核程序。市政府專題會議議定,修改政府原有規范性文件,取消保護區審核主管部門16枚蓋章環節,簡化流程。
6月6日,印發了《朝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規范涉及保護區建設項目用地報批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各縣(市)人民政府是保護區核實審查管理工作責任主體,縣級在呈報建設項目用地請示中,只需要明確用地是否位于八大類保護區范圍內。上報紙質材料時,不需附市、縣兩級相關部門對保護區的審核確認意見。此消息公布后,引起用地單位和社會群眾熱烈反響,一致認為,取消16枚保護區審核蓋章,即減少環節,又大幅壓縮時間,避免了用地單位、企業來回跑、多頭跑的情況,辦事效率明顯提高。
為進一步簡化程序,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朝陽市國土局爭取省國土廳支持,對用地預審、建設用地審批、臨時用地以及礦區劃定、礦產資源開采等涉地涉礦41個審批、審查項目前置要件進行梳理,將要件由367個精簡為308項,辦理時限壓縮63%。
朝陽國土部門與住建、稅務等部門相互配合,積極推進“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工作模式建設。目前,市本級不動產登記受理時限已壓縮一半。首次登記由20個工作日壓縮到10個工作日;抵押登記由10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轉移登記由20個工作日壓縮到15個工作日;其它類型登記全部壓縮到5個工作日。同時,市國土局還加快推進不動產登記數據整合,“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走路”,不斷出臺更多的便民服務措施,鞏固營商環境建設成果。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