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建花樣百出——關注南亞社區所轄部分小區違法建設問題

2019-01-09 21:34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南亞風情小區內私挖地窖現場
隨著柳州“颶風行動”的深入開展,花樣百出的違建相繼浮出水面:有建在高空中的,有建在樹林里的……近日,魚峰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接到群眾投訴,東環大道南亞風情小區內有人在挖地窖,將違建的觸手延伸到地下,嚴重影響樓層安全。
1、私挖地窖——強拆
15日上午,筆者跟隨魚峰區城管執法局執法隊員趕到投訴地點南亞風情1期3棟1樓1單元1號。該幢樓高7層,與旁邊樓房不同的是多出來一個T型陽臺。走近一看,陽臺下面居然還有地下室。違建面積目測50平方米左右,但是現場沒有發現施工人員和當事人。
據執法人員介紹,去年下半年魚峰區城管執法局就已經接到關于該處的投訴,魚峰區城管執法局“兩違”大隊早在2017年8月便對此處違建立案調查,因房主許某涉嫌嚴重違建,當月對其下發公告催告,責令其停止違法建設,同月還對其查封過一次。
但許某不但沒有停止違法建設,反而繼續加建。現場可以看到,憑空多出來的露天陽臺占領了公共綠地;原本較封閉的地下室被開辟出來,加上露臺遮擋的空間,地下竟多出面積二三十平方米的空間;建筑材料雜亂堆放在綠地上,將樹木花草壓倒一片……
筆者現場訪問了正好路過的一位市民,該市民稱自己是這一棟的住戶。“樓上住了那么多人,其中還有不少老人和小孩,這樓下一開挖,我們都提心吊膽,時刻擔心安全隱患。而且公共綠地被其占用,嚴重侵害了業主的集體利益,如果這么嚴重的違建不被制止的話,大家都效仿,小區就全亂套了。”
如此惡劣的違法建筑,為何物業管理部門放任其持續建設呢?筆者找到小區物業——柳州市潤佳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向其負責人韋先生了解相關情況。據韋先生介紹,早在潤佳物業公司于2015年4月正式入駐小區,該處違建就已經存在,上任物業公司并沒有做交接,所以不清楚當時的情況。
為方便物業管理工作,工作人員一直努力聯系房主韋某,直到2017年3月,韋某到物業處繳納了部分物業費后,又再度聯系不上,所以一直沒有就違建的事情進行有效的溝通。目前,城管對該處違建的相關法律程序已經基本完成,下一步,執法部門將報請上級部門,申請強制拆除。
2、肆意違建——整治
據魚峰區城管執法局執法隊員透露,南亞社區所轄小區內私搭亂蓋違建現象比較嚴重,是魚峰區城管執法局重點關注小區之一。同時,筆者還在市數字城管中心了解到,近期市民通過各種渠道投訴南亞名邸小區內出現違建的案件就有15起,其中以樓頂、半樓中央天臺私建違建案件投訴較多。
17日至18日,筆者連續多次走訪南亞名邸小區發現,僅沿著小區外圍墻走就能發現不少居民樓樓頂出現疑似違建的建筑,而走進小區內仔細觀察則能發現更多疑似違建的鋼架棚等。小區住戶梁阿姨告訴筆者:“小區內住戶私搭亂建的情況已不是一天兩天了,由于平時都沒人管,所以大家都跟風在自家樓頂、半樓中央天臺建設違建。”
筆者了解到,在南亞名邸56棟30樓樓頂就有住戶私自打穿天花板,從樓下架樓梯上天臺私建“樓中樓”;南亞名邸22棟沃頓酒店大門口東側有違章搭建……此類情況均已被市數管中心受理,魚峰區城管執法局也進行了相關整治行動。
“我們還將重點整治南亞社區所轄小區內的違建,還住戶一個美麗的生活環境。”魚峰區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小區內違建比較隱蔽不容易被發現,需要細心的市民進行投訴,為執法部門提供相關線索。只有全民都參與到拆違行動中,‘颶風行動’才能所向披靡。”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