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陽樓市剛需旺盛,價格偏低但逐漸提高,房貸利率優惠……

2019-01-08 05:26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業內:購房迎來最佳買點
9月22日,市區一醫院職工劉園來到雪峰南路的文星佳苑樓盤營銷部,與開發商簽訂了購房合同,交付了購房的首付款。手續辦結后,他興奮地說,自己也成了有房一族。
今年,劉園和女朋友共同決定走進婚姻的殿堂。唯一遺憾的是,他們沒有自己的房子。于是,買一套婚房迫在眉睫。
過去的十多天里,劉園和女朋友走遍了市區的樓盤。最后,他們在文星佳苑挑中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他覺得樓盤有品質保障,性價比高,更重要的是離女朋友單位近。買房后,他高興地說:“在邵陽買房,真劃算。”
劉園的觀點,也是很多業內人士的觀點。隨著經濟的回暖,邵陽樓市正走出“寒冬”,逐步回暖,回暖之初,即是購房最佳買點。
市民購房意愿增強
受多重因素影響,邵陽樓市在過去的數年間,經歷了一場“寒冬”:樓盤銷售不動,購房者持幣觀望,購房意愿不強,樓市一度蕭條。
從2016年下半年以來,邵陽樓市出現了復蘇的跡象。其中最直觀的特征便是進售樓部的購房者多了。而在這些人中,剛需一族人數最多。
文星佳苑營銷經理劉先生介紹,經過摸底,文星佳苑的購房者中,85-90后人群是主力軍,他們都屬于第一次置業的剛需人群,占比達到80%以上。雙清區境內的一家樓盤負責人也表示,購房者以剛需族為主。
當然,為改善居住環境而購買房子的人也不在少數。肖海燕今年就出手了。
15年前,肖海燕在資江北路購買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隨著兒女的長大,再住小房子多有不便,便想著換一套寬敞的房子。不過,前兩年她一直觀望,希望房價下降,卻未能如愿。今年8月,她看著周邊越來越多的人買房了,她也按捺不住,在邵州路購買了一套大戶型房子。
除了剛需人員外,隨著我市城市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在外地的邵陽人返鄉置業,他們也成為我市購房的一支生力軍。
今年35歲的喻蓮和老公之前一直在廣州打工。兩年前,喻蓮決定回邵陽。一是孩子在那邊讀書問題很難解決;二是年邁的父母需要照顧;更重要的是,他倆的積蓄買不起當地數百萬元一套的房子。
今年7月,喻蓮在江北購買了一套120余平方米房子。房子總價為40余萬元,她選擇全款購買。
劉先生表示,隨著購房者的增多,帶動了我市商品房交易量的逐年上升。它反映出我市樓市正從最低谷爬起來。在樓市轉寒回暖之際,往往會存在巨大的價格優惠,如今正是購房者購房的最佳時期。
多重因素或助推房價穩中有升
和興·怡景銷售經理鄧新燕對省內各個城市的房價進行過了解。她說,目前,邵陽的房價是全省最低的城市之一,別說跟長株潭比,就連永州、婁底等地也比邵陽高。2015年以前,永州商品房的均價一直低于我市,去年,該市的房價一下子爆發,由每平方米3500元上漲到每平方米4000多元。
事實上,從2012年至2015年這幾年里,市區房價處于“橫盤”狀態。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市區商品房均價為每平方米3290元,這一價格與前幾年相比并無較大差別。
2016年下半年起,市民明顯感受到商品房交易量大了,均價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漲。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積比上個年度增加28.02%,均價提高了9.5%。
分析上漲原因,我市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與前期新建樓盤不多,購房者增多,樓盤開發成本增加等有直接關系。
土地供應量直接控制著一座城市樓市的大小,也對樓市價格有著重要影響。前幾年,我市嚴格控制土地供應,很多開發商拿不到地開發新樓盤,導致新樓盤不多。在多年的剛需消耗中,市場存量并不太大。隨著購房者的增多,在供求關系原理作用下,近期的房價自然會穩中有升。
近年來,我市樓盤開發成本的上升,也推動了房價的上漲。如今,建材成本大大增加。建房需要大量鋼筋,在2016年,鋼筋價格比2015年增長了150%,達到了每噸4000元,水泥、沙石的價格也普遍上漲。此外,拆遷成本也在上漲。
房貸降息帶來購房實惠
在購房的人群中,不少人需要貸款買房。因而,房貸利率一直牽動著購房者的神經。
讓購房者欣慰的是,近年來,商業銀行房貸利率一直在下調。
據了解,2002年2月21日商業貸款利率降為5.76%。此后多番調整,房貸利率起伏不定,2007年9月15日漲至7.83%,2008年12月31日下調至5.94%,2011年7月7日又為7.05%。此后房貸利率一路下調。特別是在2015年,央行先后進行了5次降息,降幅高達20.33%。五年以上的商業貸款基準利率從2015年初的6.15%,到2015年底的4.9%。與此同時,公積金貸款的貸款利率也由4.25%降到3.25%。
4.9%的商業房貸基準利率一直維持到現在。這種利率對普通市民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利好。鄧新燕認為,信貸市場經過多次降準降息,已經非常寬松了。在這個窗口期購房,不僅能享受較低價格,也能抓住貨幣信貸政策的“紅利”,對購房者而言是魚與熊掌兼得的好事。
商業地產迎來投資新商機
在樓市中,不少市民還會選擇投資商業地產。
過去,市區也曾出現過一批實體商業地產項目。很多項目基本上都延續著建商場、賣百貨的經營模式。在互聯網平臺及支付平臺的強烈沖擊下,已經顯露出頹勢,大量中小企業在市場洗盤中被淘汰。在這一過程中,不少市民遭受重大損失,也致使他們對在邵陽投資實體商業地產缺乏信任。
業內人士許先生認為,邵陽商業地產將迎來新商機。
許先生表示,在“互聯網+”時代,實體企業生存難度加大。要生存,實體企業就需要革新,轉變經營理念,提高服務意識。
目前,我市在建的實體商業地產項目,很多改變了過去拿地、建房、賣房子、賺差價的經營模式,更看重的是中后期的運營與服務,推行線下體驗式購物的經營理念,努力將其打造成集線下體驗購物、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如購物中心、書吧、餐飲,影院等場所,消費者來到這里,除了購物,還能拓寬自己的社交廣度,提高自己的心情愉悅度。
事實上,外地不少商業地產早已采用該模式運營,并獲得較好發展。由此可見,將該模式復制到邵陽勢必也能取得成功。
許先生表示,今明兩年,多個商業地產項目將投入運營。它們填補我市在該領域的市場空白。現在市民投資商業地產,就相當于拿到了我市新一輪商業地產發展的“原始股”,自然也是最劃算的。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