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善型需求凸顯,悄然走進換房時代?

2018-12-31 22:31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不同的人生階段,對于房子有著不同的需求。“小房子換大房子”“普通小區換高檔小區”……每次換房都有著各種理由,以改善居住條件、質量為目的的“換房時代”已然來臨。在記者走訪鷹城房地產市場時發現,隨著近期樓市銷售回暖,改善型需求日益凸顯,而且很多人的換房理由竟然有不少是來自于一次偶然事件的觸動,使得本來無須換房的一家人,換房變得迫切而急需。
一盆花引發的換房
市民陳先生從來沒想過換房,因為自家的房子已經夠住了,獨生兒子去外地上大學,兩室一廳70平方米的房子不大,但一點兒也不擠。前幾年,很多人勸他換個新房子,他感覺根本沒有必要。但是,一個月前,因為一盆花,卻讓他多少年堅持的信念動搖了。
陳先生三年前喜歡上了養花養草,尤其喜歡綠色闊葉植物,在他家的陽臺上各種盆盆罐罐都栽上了。清明節,他去外地游玩,到山里轉轉,移栽回了幾棵茶花樹、蘭草等。他發現,他的花草一直都蔫頭耷腦的,而且有幾株沒多久便死了,讓他心疼不已。“怎么養花老養不活呢?”陳先生找到朋友請教。
朋友到他家里一看,發現他的房子是老式的塔樓,不是朝南向的,只有兩米左右的飄窗南向,另外小區內塔樓林立,南向前面有兩棟樓遮擋,只有上午11點到下午兩點才有點陽光直曬,所以這些花草剛拿回家時還綠意盎然,但時間久了,日照和通風根本不夠,自然就蔫了。“你這房子就不行,換個吧!”朋友的一番話,讓陳先生動了心。
今年45歲的陳先生,有晚上睡不著覺的毛病,他喜歡看看花、澆澆水,每天擺弄擺弄。老房子住著沒問題,但讓他的花草卻受了罪,他決定換一個大點的房子,沒什么要求,就一定要有一個大大的陽臺朝南,能養一大片的花草,每天住著心情也是好的。有了這想法,他越看自己的房子就越覺得要換,就四處看房,“最近看了好幾個樓盤的房子,人家都是去看客廳大不大、臥室衛生間布局合不合理,就我是去看有沒有大陽臺、空中花園的……”陳先生笑著說,沒想到一盆花引發了他的換房想法,而且日益強烈。
母親生病,全家決定換房
劉女士家住新華路南段一個小區里,好多年前,她就考慮到為了方便照顧父母,在同一個小區給父母買了一個二手房,這樣離得近些,又彼此各有空間。劉女士的做法得到了許多親朋好友的贊許,“真是想得周到,考慮得超前。”但是,沒想到去年下半年,劉女士又決定給自己和父母換房子。
有這必要嗎?就連自己的父親都十分反對,“房子這么貴,那兒有錢買啊,換啥換,瞎折騰。”劉女士告訴記者,生活可能就是要不斷地折騰,下定決心換房是因為媽媽的一次生病。
原來,家住四樓的母親一次下樓時,不小心滑倒,竟摔斷腰椎,足足在床上躺了3個月。因為沒有電梯,幾次往返醫院,都十分麻煩,要找來許多朋友幫忙。母親因年齡原因,不適合做手術,劉女士只好購買了一張醫用床,讓母親躺在家中靜養。那時,她便感覺隨著父母年事漸高,住在沒有電梯的房子里,如果他們身體再出現問題,上下樓都十分麻煩,可能還會影響醫治的效率。所以在母親可以下床后,她便和母親商量把現在的房子賣了,換成帶有電梯的房子,而且要和父母住在一幢樓里,“最好是門對門或上下樓,這樣更有利于照顧年邁的父母。”劉女士說,家里父母的健康問題是最重要的,因此一想到這兒她便非常急切。今年年初,她選中了一個小區,當時便訂了兩套房,“全是靠借款付的首付,現在正在想辦法把現住的房子賣了。”
一次吵架,換房成為必要
范女士的丈夫是家里的獨生子,結婚后他們便與公婆住在一起,因為婆家的房子有100多平方米,所以并不顯得擁擠。然而,隨著孩子的長大,因為教育孩子與婆婆之間的分歧,使雙方矛盾不斷。
不久前,因為給孩子送課本的小事,雙方言語不合,她與婆婆發生了口角。在氣頭上,婆婆說出一句讓她難以忍受的話:“住在我們的房子里,還天天找事兒。”范女士說,因為這次爭吵,讓她感覺自己一家三口必須要有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減少矛盾也減少摩擦,“我不也想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其實,在范女士的丈夫看來,全家就他一個兒子,這房子也是他們的,根本沒有換房的必要,但是范女士認為:很有必要,因為畢竟年輕人和老年人在很多觀念上有沖突,當沖突多了、矛盾升級了,后果不堪設想。在范女士的堅持下,他們決定換個房子住。
二孩來了,房子得換了
另外,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要二胎,很多從來沒想過再買房的家庭也開始考慮換房了,有了兩個孩子,三居室、四居室的需求日益增多。據了解,在一個近兩百人的單位,短短大半年的時間,已有十多位女性員工請假生二孩。
二孩后,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原來一家三口變為一家四口,也需要父母或雇傭保姆一起來照顧孩子。同時,住房需求結構也發生變化,原來一家三口的居住需求一般為兩房即可,二孩后,住房需求起碼變為三房,甚至四房。因此,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后,生二孩的家庭改善家庭住房狀況成為必然,這對未來改善型住房項目來講是利好。
二孩家庭對改善型需求功能性要求更高,細節更多,對開發商研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當前,由于城市家庭養育小孩成本較高,一般來說,不是任何家庭都具備生育二孩的經濟條件,因此,城市家庭生二孩的多為經濟狀況較為良好的家庭,二孩后,二孩家庭對于改善型住宅功能性要求更高。比如對戶型功能設計應考慮客廳更大的公共活動空間、考慮父母或保姆居住的空間、考慮更多的儲藏功能等。當然,不同的家庭需求更是差異化,這對開發商的產品研發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將是未來開發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換房者,偏向換現房
既然是換房,改善型需求的購房者對二套房的要求比首套房更加明確,大部分家庭人口增加,因此對居住空間、交通狀況、醫療教育等配套的要求也會逐漸提升。
業內人士分析,第一次購房看中的是價格,第二次購房看中的是價值,改善型住宅不僅僅是面積上的擴大,購房者更注重的是“要有好的房子、好的物業服務、好的社區環境”。這就需要開發商從拿地到規劃到設計建造都要精準和用心,洞悉改善型購房者心理需求,這也是未來開發商之間的競爭重點。改善型需求功能性要求更高,細節更多,對開發商研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另外,換房者大都青睞現房。買現房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眼見為實,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所買的房屋戶型到底好不好,房屋的朝向、采光等實際情況,各個房間的大小是否合適。現房是成品,買家可以把樓盤里里外外看個透,水電設備這些內在的東西,還有園林、景觀等外在的東西一目了然,看中了才買。因為現房能最真實、最準確、最具體地把房屋及社區配套完全地呈現在面前,所以買著更放心。
(記者 焦曙光)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