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房補貼精準“滴灌”蘇州園區人才

2018-12-26 05:37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園區將打好“人才安居工程”政策牌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近年來,園區多措并舉,為人才營造安居樂業的環境。在昨天召開的蘇州工業園區工委(擴大)會議上,園區又提出打好“人才安居工程”這張政策牌,在安居補貼、個稅獎勵、薪酬補貼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華東地區最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和人才發展環境。
新年第一天,《園區加快培育住房租賃市場建立“虛擬優租房”的實施意見(試行)》正式實施。所謂“虛擬優租房”,指的是園區管委會通過發放人才租房補貼、吸收社會化房源納入優租房管理體系形式,即以“虛擬優租房”來解決優租房房源問題。實體優租房采用園區人才全區域申請的模式,為解決區域房源緊缺問題,創新建立“虛擬優租房”向候租人員多的特定區域開放申請的模式。為合理劃分保障區域,建立南部區域(優租房房源有菁英公寓和菁匯公寓)、中部區域(優租房房源有菁華公寓和明日之星)、北部區域(優租房房源有菁源公寓和菁仁公寓)、西部區域(優租房房源有錦程之星公寓和群星苑)。
據了解,開放條件為當保障區域優租房滿租(除三房、四房高級家庭型外)且候租人數高于該區域優租房房源總量(除三房、四房高級家庭型外)15%(含)時,公租房管理公司可對符合條件的候租人員發放人才租房補貼直至候租人數低于該區域優租房房源總量(除三房、四房高級家庭型外)5%(含)時停止發放,待保障區域優租房滿租且候租人數再次高于15%(含)時重新開放。這樣,既保證了所有優租房小區的出租率,又使得在園區人才無法就近租到優租房的情況下,鼓勵其在領取人才租房補貼后在租賃市場租房居住。同時,園區人才租房補貼也是通過公租房管理公司直接發放給房東,體現了對真正租房的人才進行精準“滴灌”。
申請人才租房補貼的對象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具有本科(含)以上學歷,或入選“金雞湖雙百人才計劃”的高技能領軍人才;未在蘇州購房;本人和配偶在蘇州市無居住條件;未動用原園區公積金普通專戶或住房賬戶購房的甲類計劃員工和繳納住房公積金的乙類計劃員工。實體優租房申請學歷條件調整為:具有本科(含)以上學歷,或入選“金雞湖雙百人才計劃”的高技能領軍人才。
補貼標準為:享受家庭型優租房的租房補貼面積為60平方米,享受單身型優租房的租房補貼面積為36平方米。租金補貼標準為園區平均住房租金的三分之一左右。2017年的租房補貼標準為每月每平方米12.5元,即享受家庭型優租房和享受單身型優租房的每月的租房補貼額分別為750元和450元,其后的調整由公租房理事會根據園區住房租賃市場情況確定。人才租房補貼發放期限不超過36個月。
在昨天的會議現場,蘇州市委常委、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徐惠民出席會議并做工作報告,他指出,園區要精準化、柔性化引進高層次人才,深入實施金雞湖雙百人才計劃和科技領軍人才創業工程,大力引進具有原創成果、能夠突破產業核心關鍵技術的重大創新團隊,建設多種形式的“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海外孵化器,促進高端人才“帶土移植”、為我所用,以人才集聚引領研發集聚、資本集聚和產業集聚。要加強人才軟環境建設,加快建立市場化的人才認定、評價與激勵機制,打好“人才安居工程”這張政策牌,在安居補貼、個稅獎勵、薪酬補貼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華東地區最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和人才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蘇州房產網
記者 林琳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近年來,園區多措并舉,為人才營造安居樂業的環境。在昨天召開的蘇州工業園區工委(擴大)會議上,園區又提出打好“人才安居工程”這張政策牌,在安居補貼、個稅獎勵、薪酬補貼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華東地區最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和人才發展環境。
新年第一天,《園區加快培育住房租賃市場建立“虛擬優租房”的實施意見(試行)》正式實施。所謂“虛擬優租房”,指的是園區管委會通過發放人才租房補貼、吸收社會化房源納入優租房管理體系形式,即以“虛擬優租房”來解決優租房房源問題。實體優租房采用園區人才全區域申請的模式,為解決區域房源緊缺問題,創新建立“虛擬優租房”向候租人員多的特定區域開放申請的模式。為合理劃分保障區域,建立南部區域(優租房房源有菁英公寓和菁匯公寓)、中部區域(優租房房源有菁華公寓和明日之星)、北部區域(優租房房源有菁源公寓和菁仁公寓)、西部區域(優租房房源有錦程之星公寓和群星苑)。
據了解,開放條件為當保障區域優租房滿租(除三房、四房高級家庭型外)且候租人數高于該區域優租房房源總量(除三房、四房高級家庭型外)15%(含)時,公租房管理公司可對符合條件的候租人員發放人才租房補貼直至候租人數低于該區域優租房房源總量(除三房、四房高級家庭型外)5%(含)時停止發放,待保障區域優租房滿租且候租人數再次高于15%(含)時重新開放。這樣,既保證了所有優租房小區的出租率,又使得在園區人才無法就近租到優租房的情況下,鼓勵其在領取人才租房補貼后在租賃市場租房居住。同時,園區人才租房補貼也是通過公租房管理公司直接發放給房東,體現了對真正租房的人才進行精準“滴灌”。
申請人才租房補貼的對象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具有本科(含)以上學歷,或入選“金雞湖雙百人才計劃”的高技能領軍人才;未在蘇州購房;本人和配偶在蘇州市無居住條件;未動用原園區公積金普通專戶或住房賬戶購房的甲類計劃員工和繳納住房公積金的乙類計劃員工。實體優租房申請學歷條件調整為:具有本科(含)以上學歷,或入選“金雞湖雙百人才計劃”的高技能領軍人才。
補貼標準為:享受家庭型優租房的租房補貼面積為60平方米,享受單身型優租房的租房補貼面積為36平方米。租金補貼標準為園區平均住房租金的三分之一左右。2017年的租房補貼標準為每月每平方米12.5元,即享受家庭型優租房和享受單身型優租房的每月的租房補貼額分別為750元和450元,其后的調整由公租房理事會根據園區住房租賃市場情況確定。人才租房補貼發放期限不超過36個月。
在昨天的會議現場,蘇州市委常委、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徐惠民出席會議并做工作報告,他指出,園區要精準化、柔性化引進高層次人才,深入實施金雞湖雙百人才計劃和科技領軍人才創業工程,大力引進具有原創成果、能夠突破產業核心關鍵技術的重大創新團隊,建設多種形式的“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海外孵化器,促進高端人才“帶土移植”、為我所用,以人才集聚引領研發集聚、資本集聚和產業集聚。要加強人才軟環境建設,加快建立市場化的人才認定、評價與激勵機制,打好“人才安居工程”這張政策牌,在安居補貼、個稅獎勵、薪酬補貼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華東地區最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和人才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蘇州房產網
記者 林琳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