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澤棚戶區改造助力,上學就醫更方便

2018-12-22 05:42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棚改助力,上學就醫更方便
2016年我市棚改計劃共6.2萬戶,目前全市共累計征收70708戶,開工新建安置房37031套、貨幣化安置49172套,合計86203套,貨幣化安置率57%。牡丹晚報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棚戶區改造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促進了城市教育、醫療資源的均衡發展。棚戶區改造騰出的土地足額預留城區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用地,特別是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配套建設,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
安置小區未建好,附近學校已成型
閩江路安置小區是今年列入我市棚改計劃的119個項目之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方便群眾、就近安置”的原則,先建設、后搬遷。建成后可安置佃戶屯辦事處觀上、楊莊等5個社區的4352戶群眾。
“閩江路安置小區由59棟17層建筑組成,年底前樓房主體將全部完工,2017年底附近群眾將搬遷進新居。”安置小區建設辦公室負責人衛建國介紹說,根據規劃建設方案,這個小區水、電、暖、天然氣等配套設施齊全,周邊分布有小學、初中、高中學校,附近還將有一家大型醫院“落戶”,群眾生活將更加便利。
在閩江路安置小區對面就是占地373畝的菏澤一中實驗中學,可容納90個教學班,4500名學生。而在安置小區西北角,合肥路九年一貫制學校正在建設中。12月8日,牡丹晚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合肥路九年一貫制學校主體已經成型,現場的一張展示板上顯示,該學校規劃占地110畝,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億元。其中小學部規劃占地50畝,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計劃投資4000萬元,建成后可容納36個教學班;初中部規劃占地60畝,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計劃投資6000萬元,建成后可容納36個教學班。
“馬上就要從平房搬進樓房了,家附近就有從小學一直到高中的學校,孩子上學更方便了,我們在新家里住著也踏實。”市開發區佃戶屯辦事處天波張樓社區居民周自全笑著說,政府替棚改戶考慮得太周全了。
牡丹晚報記者了解到,棚戶區改造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也在均衡著城市教育資源。今年1月,市教育局下發了《菏澤市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專項規劃與工作方案》,計劃2016年到2017年新建、改擴建城鎮中小學128所,到2017年基本解決全市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結合我市棚戶區改造,同步規劃配套的中小學校新建和改擴建工作。
棚改為學校建設騰出土地
成武縣文亭街道辦事處翟樓安置小區旁邊,就是新建的成武一中新校區。
11月28日,牡丹晚報在成武一中新校區院內看到,綜合樓和幾座教學樓主體已經完工,這些建筑物的外面粉刷完畢,幾名工人正在院內鋪設雨污水管網。
“成武一中新校區能夠順利建設,多虧了棚改項目。”一直負責協調成武一中建設的成武文亭街道辦事處人大聯絡主任許濤笑著說,如果不是翟樓棚改片區騰出的土地,根本就沒有新成武一中。
成武一中老校區占地面積小,基礎設施落后,已經無法滿足正常的教學需求。學校要擴建,可是規劃建設用地哪里來?
“翟樓棚改片區啟動后,征收了589戶,騰空259畝土地。除安置回遷樓房占用部分土地外,政府又拿出162畝土地建設新成武一中。”許濤說,新成武一中總面積1.2萬平方米,19座樓房主體已經完工,可容納120個教學班,6000余名學生。
據了解,成武一中新校區將于春節后投入使用,將有效改善老校區大班額問題,促進教育事業更好發展。
成武縣住建局副局長宋速磊介紹,成武縣自實施棚戶區改造以來,已打通永順路北段、北樓大街東段、振興街西段等斷頭路共計2500米,新修學府路1002米,鋪設污水雨水管道4000余米,新修橋梁兩座,規劃建設小學兩處,擴建小學、中學11處。
另外,牡丹晚報記者從定陶區獲悉,定陶區在棚改中先后將濱河街道朱樓朱莊、仿山鎮十里鋪程莊等棚改項目所涉及的搬遷戶集中安置在新城區核心位置,緊臨城市公園、醫院、學校,免費配套安裝供暖、供氣設施,安置區內幼兒園、衛生服務、社區服務、廣場綠地、公廁、垃圾收集、供排水等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加快醫院建設,讓群眾就醫更方便
棚改就像是一個 “再城市化”的過程,不僅改變了城市面貌,也是對人們生活觀念的重塑。雖然對故土流露出不舍之情,但棚戶區居民更愿意見證一場場脫胎換骨般的“逆襲”。
曹縣南朱樓棚改片區今年棚改征收1080戶,目前已全部征收完畢。在這片因棚改而騰空的土地上,如何規劃呢?
曹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魏國華告訴牡丹晚報記者,這片土地上除了安置回遷戶和作為房地產儲備土地外,還要建設一些公共設施。“有一個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校建設,對太行堤河的整個景觀升級改造,還有一座新曹縣中醫院。”魏國華說,新曹縣中醫院占地150畝,自今年6月份開始試運營,目前已有不少患者來醫院就醫。
“曹縣境內的大醫院主要集中在縣城北部,醫療資源不均衡。曹縣中醫院老院占地僅30畝,住院條件相對較差,發展空間較小。曹縣縣委縣政府將棚戶區改造富余的土地拿出150余畝,優先考慮發展衛生事業和養老保障事業,在曹縣城南籌建了曹縣中醫院新院區,解決了曹縣衛生資源不合理和曹縣中醫院發展空間小的問題。”曹縣中醫院副院長趙德成對記者說。
據悉,曹縣中醫院新院區投資2億多元,對醫療設備全部進行更新,新院區病房樓按照“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對不同區域、不同科室、不同病區、不同使用對象,進行與之相對應的專項設計和細部設計,給人以“現代化醫院”的直觀感受。“新院區的建成,也增加了不少科室建設,年底前整體開始搬遷。”趙德成說,曹縣中醫院新院區的建成方便了縣城南片區居民和城南十余個鄉鎮居民保健就醫。
責任編輯:菏澤房產網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