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民房倒塌致22死6傷!危舊房不見血不改造?

2019-01-07 05:50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記者11日凌晨從溫州市鹿城區相關部門獲悉,10日凌晨發生在浙江溫州鹿城區的民房倒塌事故現場救援工作已基本結束,目前事故共造成22死6傷,傷員病情穩定。
10日3時25分,鹿城區雙嶼街道中央涂村中央街159號4間6層農民自建房突發倒塌事故。截至11日1時12分,現場搜救工作基本結束,共搜救出28人,其中22人已確認死亡。綜合新華社、《新京報》消息
一聲巨響整棟樓垮塌
10日凌晨,溫州市鹿城工業區中央涂村中央街159號,一聲巨響劃破天際,緊接著,整棟居民樓像山體滑坡一樣,發生垮塌。
當地網友發布的現場圖片顯示,事發地附近一片狼藉。而記者注意到,倒塌房屋為混凝土砌磚墻,建筑材料有很多木棍木板,卻難以發現建筑鋼筋。
一位住在倒塌樓房對面的居民稱,事發時“整個房間突然搖晃起來,隨后聽到一聲巨響”,他跑出去看,發現對面的樓房已經完全塌了下來。這位居民稱,報警后,有村民自發參與救援,并救出了一名傷者。此前,事故中逃生的57歲貴州籍務工者閆永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的房間住了5個人,是老板幫著租的,每月420元租金。發生垮塌時,他的頭部幸好被一個床板擋了一下,受傷不重。
事發時,溫州當地為陰雨天氣。記者發現,倒塌樓房系沿街房屋,墻體破舊,底層多為販賣水果、糧油、餐飲的店鋪,頂層有明顯的人為加蓋的痕跡。而距此不遠處,則是新建成高層住宅小區。從現場圖片可見,事發地附近街道兩旁建筑多為居民樓,底層經營餐飲、超市、美發等個體商店。部分樓體出現裂縫,甚至缺失窗框。
距事發地約200米的一家商店老板稱,垮塌的樓房系居民自建房。兩三年前,此處已經開始進行拆遷,部分居民已搬走,現有居民主要為外來打工人員,“都是開店做生意的”。“事發樓房周邊已經拆了好幾座了,但因為補償還沒談攏,所以一直都沒拆成,不知道怎么就塌了。”
機械工具結合徒手刨挖搜救
10日18時45分,救援人員在現場搜救中發現一男性被困人員,其身下有一小孩的一條腿裸露在外。經過救援人員20多分鐘的手刨,一名3歲的女孩被成功救出,獲救時眼睛睜開,嘴唇微動。小女孩現已送至溫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救治,生命體征穩定,正在做全面身體檢查。根據官方通報,截至10日晚間,現場共搜救出26人,其中20人已確定死亡。
官方通報中稱,事故發生后,溫州市、鹿城區在現場成立了救援指揮部。截至10日上午9時30分,溫州市、鹿城區兩級黨委政府已組織調動軍分區現役部隊70人、民兵80人,公安400人,消防10個中隊130人,武警50人,大型機械設備8臺,17輛急救車60多人的醫療急救力量,在現場開展救援。救援人員在用挖掘機清理上層和周邊渣土后,為了防止發生二次傷害,在可疑位置采取機械、工具結合徒手刨挖的方式。此外,施救人員在繼續加緊救援的同時,對與倒塌民房相連的房子進行拆除。
據現場人員介紹,倒塌民房為農民自建房,與其相連的還有5間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農民自建房,目前這一排房子主體結構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壞,隨時可能發生次生災害,給救援現場帶來安全威脅。同時,擴拆后可以為現場搜救提供更大的空間。根據擴拆方案,將從事故現場另一側開始拆除,逐漸向垮塌現場靠近。
記者了解到,被救人員統一送往溫州市中心醫院、市人民醫院和溫醫附二院接受治療。
10日晚8時許,溫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搶救室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從10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該院急診科共接收6名被埋人員,“都是青年,送來就沒有生命體征了”。3歲被救女孩目前生命體征平穩。
兩年前被列入征收區域
記者獲悉,此次發生倒塌的樓房,屬于2014年開始拆遷的地塊。該地塊改造是溫州鹿城區城中村與舊片區改造的重點項目。
溫州市鹿城區政協官網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7月14日,相關地塊共有434戶被征收戶,總建筑面積11.68萬㎡。但截至目前仍有93戶未簽訂協議。
當地國土部門的公開資料顯示,這一地塊土地性質復雜,有國有土地、集體土地、國有工業用地摻雜其中,此外,居住人員也較復雜,有大量外來人員遷入,房屋有違章建筑,也有工業廠房、違章搭建等多種情況。
曾在中央街居住了兩年的賴先生告訴記者,附近民居大多是自建房,在原有樓體上加蓋的現象十分常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算不上什么新鮮事”。賴先生表示,盡管當地在2014年就啟動了拆遷,但由于賠償問題沒談攏,拆遷進程十分緩慢,有些房子拆到一半就擱置了,又以低廉的價格出租給外來打工者。“以前店面租金約為3000元/月,現在1000元/月就能租到”。
此前,當地媒體曾報道稱,相關工程進展緩慢,部分住戶要求貨幣安置,資金缺口嚴重。“如有50戶要求貨幣安置,戶均以195萬(13000元/平米×150平米)計算,資金將近達到1億”。此外,這一地塊存在房屋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混亂,舊房拆除進度受電纜等嚴重影響,舊房拆除會影響到水電通信等設施,穿插在里面未騰空住戶抵制情緒大,未騰空住戶“插花”在已騰空住戶里面,影響整幢拆除進度等多種問題。也正鑒于此,事發樓棟一直未能順利動拆。
■相關
當地曾報道危房情況
2014年4月15日,《溫州日報》曾報道過鹿城區有C級危房448處,D級危房993處。
報道中稱,鹿城、龍灣、甌海三區房管住建部門按季度對市區危險房屋(主要是C、D 級)的鑒定、監管、解危情況進行統計匯總。根據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鹿城區目前有D 級危房993處,有C級危房448處。而報道指出該數據是“依申請鑒定”統計,與真實情況可能還有一定的差別。
報道援引溫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的話說,將開展危舊房的大排查,重點突出C、D級危房動態信息管理;繼續強化C、D級危房的排險減危,加大違章加層、違法裝修等行為的查處;完善政策體系,進一步加強在建工程的質量安全監管。
■時評
積極推進危房改造才能避免“血的代價”
新華社電有媒體報道,事發地此前被當地政府列入城中村改造計劃,但之后陷入與一些拆遷戶的拉鋸之中,進展緩慢。現場有住戶向記者證實了這一說法。
類似溫州的塌樓事故在全國并非首次發生。我們應當反思,老城區危舊房改造拆遷這樣的城市建設中的難點工作,難道非要靠“血的代價”來推進?推進改革發展中的難點工作,為政者應該要有更加積極有為的態度。
眼下,當務之急是不折不扣地做好事故的后續處理,從制度上查缺堵漏。溫州市領導表示,將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法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理,對事故進行徹底調查,并在全市立即開展房屋安全大排查,切實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在積極善后、徹底調查的同時,還需要對各種漠視生命者進行嚴格追責。浙江省推進的“三改一拆”城鄉改造中,一些地方就有“釘子戶”業主,拿租戶當擋箭牌,抵制工作的開展。面對逝去的生命,對個別罔顧他人生命安全唯利是圖的人,僅有道義上的譴責是不夠的。
溫州塌樓事故再次提醒廣大干部,面對工作中的老大難問題如果畏縮不前,必會養癰成患,直至釀成大禍。在整治危舊房工作中,不妨嘗試“人房分離”,既尊重業主意愿,又要采取措施防止有人借出租存在明顯安全隱患的房屋漁利。
責任編輯:溫州房產網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