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人國際紫荊城一房兩賣,首付30多萬買商鋪卻已網簽給他人

2018-12-17 23:59
房地產知識
精選回答
袁女士和丈夫在平頂山市區做小生意打拼多年,積蓄加上借款首付30多萬在市區一個樓盤買了間商鋪,孰料月余后意外發現,這間商鋪早已被開發商網簽給他人了。2016年3月1日,袁女士來到晚報哭訴:“我們遭遇了一房兩賣,大年除夕我還在為這事四處跑呢,派出所至今不立案,開發商不退款,售樓部也見不到人。”
消費者投訴:開發商“一房兩賣”
袁女士老家是駐馬店的,與丈夫在平頂山做小吃生意多年。2015年,夫妻倆得知平頂山火車站對面“貴人國際紫荊城”銷售商鋪,到售樓部看過幾次之后,相中這個樓盤的位置和五證齊全的條件,他們交了1萬元定金,決定買間商鋪。
2015年12月11日,夫妻倆以袁女士的名義與這個樓盤的開發商——河南貴人居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了一份“商鋪認購合同”。根據該合同,袁女士以647003元的價格,購買該樓盤1號樓1單元03號商鋪,面積為21.44平方米,她選擇銀行按揭付款方式,簽約當日支付了約一半房款327003元。開發商應當在2017年9月30日前交房。
袁女士說,當時售樓部的工作人員承諾,一個月左右到房管部門備案,簽正式的購房合同。但是一個月之后,他們聽一個朋友說這個商鋪被賣過了,他們非常吃驚,急忙到市房管局督查科了解情況。經網上查詢,他們所買的那間商鋪的確已經被網簽過了,該科工作人員建議他們走法律程序。
2016年1月15日,袁女士夫婦以開發商一房兩賣為由到北渡派出所報了案,警方也做了筆錄,但至今沒有給一個明確的說法。夫妻倆天天往售樓部跑,但見不到人,年都沒能過好。接警的警察曾協調讓開發商年前退款,拖至年后也沒有消息。
警方:是否涉嫌詐騙尚不能確定
針對袁女士反映之事,3月1日下午,記者與北渡派出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一名黃(音)姓中隊長聯系核實此事。黃警官說,他們的確接到了袁女士的報案,也對袁女士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是目前由于證據不足,警方還不能確定是否夠得上詐騙,所以還沒有正式立案。根據警方初步調查,袁女士所購商鋪已網簽給李某。開發商稱這是一種融資手段,他們與李某有協議,房子可以賣,賣掉之后再把錢還給李某。但警方與李某聯系,李某一直避而不見。黃警官說,他們傾向于這是一起經濟糾紛,他們一直在督促開發商將收取的購房款退還給袁女士。
袁女士說,在要求退款的過程中,她曾見過河南貴人居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位張總(女),張總當時說可以退款,但要向公司匯報。但后來他們一直找不到張總本人。
根據袁女士提供的聯系電話,記者3月1日下午打通了這位張總的電話,她說知道此事,“既然她向有關部門提交了,我也不便說什么,畢竟這是公司行為,我也做不了什么主”。她表示將向公司匯報此事,然后以有事為由掛斷了電話。
昨日上午10點多鐘,記者來到市區南環路貴人國際紫荊城售樓部了解情況,發現售樓部大門緊鎖,門玻璃和窗玻璃上涂滿了用來蓋字的紅漆,旁邊的樓盤雖已封頂,但處于停工狀態。一位在附近開復印店的店主說:“這個售樓部已經關門好多天了,有不少人來找呢。”
攤上這樣的事兒,袁女士真是欲哭無淚。她說,他們曾向法院反映此事,有關法官說如果開發商一房兩賣證據確鑿,那么就涉嫌詐騙。警方不予立案,應該出具不予立案的手續。如果有關部門認定這是經濟糾紛,他們才可以民事起訴到法院,要求開發商退還房款。“現在警方也不說立不立案,我們也沒法向法院起訴,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袁女士含著淚說。
責任編輯:平頂山房產網
記者 王春霞
消費者投訴:開發商“一房兩賣”
袁女士老家是駐馬店的,與丈夫在平頂山做小吃生意多年。2015年,夫妻倆得知平頂山火車站對面“貴人國際紫荊城”銷售商鋪,到售樓部看過幾次之后,相中這個樓盤的位置和五證齊全的條件,他們交了1萬元定金,決定買間商鋪。
2015年12月11日,夫妻倆以袁女士的名義與這個樓盤的開發商——河南貴人居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了一份“商鋪認購合同”。根據該合同,袁女士以647003元的價格,購買該樓盤1號樓1單元03號商鋪,面積為21.44平方米,她選擇銀行按揭付款方式,簽約當日支付了約一半房款327003元。開發商應當在2017年9月30日前交房。
袁女士說,當時售樓部的工作人員承諾,一個月左右到房管部門備案,簽正式的購房合同。但是一個月之后,他們聽一個朋友說這個商鋪被賣過了,他們非常吃驚,急忙到市房管局督查科了解情況。經網上查詢,他們所買的那間商鋪的確已經被網簽過了,該科工作人員建議他們走法律程序。
2016年1月15日,袁女士夫婦以開發商一房兩賣為由到北渡派出所報了案,警方也做了筆錄,但至今沒有給一個明確的說法。夫妻倆天天往售樓部跑,但見不到人,年都沒能過好。接警的警察曾協調讓開發商年前退款,拖至年后也沒有消息。
警方:是否涉嫌詐騙尚不能確定
針對袁女士反映之事,3月1日下午,記者與北渡派出所治安管理服務大隊一名黃(音)姓中隊長聯系核實此事。黃警官說,他們的確接到了袁女士的報案,也對袁女士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是目前由于證據不足,警方還不能確定是否夠得上詐騙,所以還沒有正式立案。根據警方初步調查,袁女士所購商鋪已網簽給李某。開發商稱這是一種融資手段,他們與李某有協議,房子可以賣,賣掉之后再把錢還給李某。但警方與李某聯系,李某一直避而不見。黃警官說,他們傾向于這是一起經濟糾紛,他們一直在督促開發商將收取的購房款退還給袁女士。
袁女士說,在要求退款的過程中,她曾見過河南貴人居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位張總(女),張總當時說可以退款,但要向公司匯報。但后來他們一直找不到張總本人。
根據袁女士提供的聯系電話,記者3月1日下午打通了這位張總的電話,她說知道此事,“既然她向有關部門提交了,我也不便說什么,畢竟這是公司行為,我也做不了什么主”。她表示將向公司匯報此事,然后以有事為由掛斷了電話。
昨日上午10點多鐘,記者來到市區南環路貴人國際紫荊城售樓部了解情況,發現售樓部大門緊鎖,門玻璃和窗玻璃上涂滿了用來蓋字的紅漆,旁邊的樓盤雖已封頂,但處于停工狀態。一位在附近開復印店的店主說:“這個售樓部已經關門好多天了,有不少人來找呢。”
攤上這樣的事兒,袁女士真是欲哭無淚。她說,他們曾向法院反映此事,有關法官說如果開發商一房兩賣證據確鑿,那么就涉嫌詐騙。警方不予立案,應該出具不予立案的手續。如果有關部門認定這是經濟糾紛,他們才可以民事起訴到法院,要求開發商退還房款。“現在警方也不說立不立案,我們也沒法向法院起訴,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袁女士含著淚說。
責任編輯:平頂山房產網
記者 王春霞
本網頁內容由用戶提供,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本網站不對上述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負責,如您認為需要修改或刪除,請聯系我們處理。